用笑容面對疾病的白袍英雄—陳玉玲

「可能我是個樂觀的人,所以我的過程比別人短一點。」面對小腦萎縮症,病友陳玉玲否認過也受挫過,但她決定既然遇到了,就面對吧!
玉玲回憶起40多歲初發病的自己是不快樂的,那時的她很難接受罹病的事實,想要否認一切。發病前,自己的人生算是一帆風順,從北一女考上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,畢業後擔任小兒科醫師,而後開業經營診所。發病後,工作、想去的地方、想做的事情,都開始有所受限,漸漸地,她也陷入了低潮……
能夠走出低谷,「被接納」對玉玲來說相當重要。女兒為了帶自己出門,仔細了解無障礙設施和各式資訊;丈夫會傾聽她的需要,兩人相互配合與溝通;協會有一群彼此瞭解的病友,不用擔心他人要等待自己而感到有壓力。玉玲在述說自己的疾病歷程並提及病友們的同時,輕輕紅了眼眶。「每個禮拜來協會上非洲鼓,我是很快樂的!」在家人、病友與協會的陪伴及支持下,玉玲重獲快樂,擁有力量展開笑容面對疾病!
「我拿一杯水從廚房到客廳,水都不見了,這時候就一定要家人幫忙。」在面對疾病的路途上,不免遇到需要向他人提出自己的難處,即便過去身為懸壺濟世的醫師,玉玲也不認為求助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,因此體會到周遭向她伸出援手的溫暖。她強調,家人不是本人,他們很愛你,但他們不會知道你的感受,不知道該怎麼做,所以無論是家人、朋友甚至是陌生人,當你有需要幫助時一定要盡量講出來,這就是最好的事。
發病20多年,玉玲從起初的否認,經歷了挫折與低潮,發現了周遭的溫暖,現在已能夠坦然面對,玉玲開朗地笑說:「可能我天性比較樂觀吧!」當她笑著的時候,彷彿能看見生命的力量和盼望。面對未來,雖然不知道還有什麼樣的困難或挑戰,但玉玲決定要過好現在的每一天,將自己的生命活得豐富、活得精彩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