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◎高宜鳯
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成立至今已二十年,除了致力病友服務以外,也不斷的為疾病治療尋找各種連結的方法,小腦萎縮症病因複雜至今已檢測出48型,尤其是具有家族遺傳的特性,仍有待科學持續的研究,才能幫助病友解決疾病的困擾。
2016年協會邀請宋秉文教授集結專業神經退化性疾病專家,以協會的場地、人力及經費協助成立神經罕見疾病學會,在人才集聚的團隊中,腦力激盪出「四庫一中心」的目標及理念,四庫:腦庫、轉殖基因動物庫、疾病基因庫、疾病發展病例庫,中心:資源整合中心。
次年在專業分工的推動下,「臺灣腦庫」終於在台大醫學院副院長謝松蒼教授的帶領下,取得衛福部國健署同意,以生物資料庫型態向台大醫學院爭取場地及建置經費,臺灣首座人類腦資源中心(簡稱臺灣腦庫),預計今年11月完成軟硬體設備建置,這將是臺灣首座腦庫;相較於世界各國腦庫的建置,美國最高衛生研究單位「國家衛生研究院」(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, NIH)自 1980 年起陸續建置數十個腦庫,並且在美國科研界形成聯盟作用,希望對於腦科學疾病的研究能有協同合作的效果,臺灣腦庫的成立,雖足足落後四十年,但已邁出腦科學研究平台的第一步。
小腦萎縮症、阿茲海默症(失智症)、帕金森氏症、運動神經元(漸凍人)等多種神經退化性疾病,都源自於腦神經退化的問題,1980年美國神經科學家發現,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底部的乙醯膽鹼神經元逐漸消失退化,使得科學研究者和藥廠以乙醯膽鹼作為研究標的進行藥物開發,時至今日乙醯膽鹼藥物是使用於阿茲海默症最廣、也最具療效的藥物。
在腦庫未成立之前,國內的科學研究者必須跟國外購買腦組織,至於國外已有一百多個腦庫,那為何臺灣還要成立腦庫?因為臺灣人有自己的本土基因,這是國外的腦庫無法提供的,而且腦庫可作為國內科學研究者提出申請的一個平台,是無私的腦組織資源庫,作為各種神經退化性疾病研究的窗口,就像器官捐贈中心捐出的各種器官是搶救生命,而臺灣腦庫的成立是幫助各種神經退化性疾病的研究,搶救的是各類神經退化性疾病的生命。
隨著高齡化社會現象,臺灣人口的老化,造成最嚴重的負擔就是神經退化性疾病,特別是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,而神經罕見疾病包括小腦萎縮症、運動神經元疾病(漸凍人)等,到目前為止仍沒有有效的藥物可治療,造成病人、家屬及社會資源在經濟、照顧上長期的負擔,極需要藥物的開發,而研究需要病人及健康的人捐出身後的腦組織作為對照,「臺灣腦庫」成立最大的目的之一就是提倡腦組織捐贈需要被大家看見,誠如大體捐贈、器官捐贈可成就醫學領域的進步及生命延續的美善!